1、古埃及由于尼罗河泛滥后重新丈量土地的需要,对几何学比较重视……古巴比伦则因为农业生产依靠天文历法,因此其天文历法比较发达。这说明( )
A.自然环境决定了文明的发展方向
B.古埃及的科技领先于古巴比伦
C.两大文明之间存在根本性的不同
D.生产实践的差异影响科技走向
2、以下对图表数据的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主要西方国家在华银行设立情况统计表(单位:家)
期间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俄国 | 美国 | 日本 |
1894年前 | 16 | 2 | 4 | - | - | 2 |
1895—1913年 | 5 | 15 | 11 | 15 | 5 | 33 |
1914—1930 | 11 | 13 | - | - | 40 | 103 |
A.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日益加剧
B.西方各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C.外国资本完全掌控中国金融
D.日俄战争影响俄国在华势力
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同时,“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因此,要对其进行“计划的指导、调节和行政的管理”。其意在( )
A.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B.指明构建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C.探索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道路
D.强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4、下图是邓澍1951年创作的新年画《保卫和平》(又名《和平签名》),该作品获得了1951至1952年度中国首次年画创作评奖一等奖。该年画的创作反映出( )
A.农村掀起了土地改革的高潮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正逐步推进
C.群众积极响应建设人民公社
D.中国共产党强大的政治动员能力
5、下表为明清时期人口增长情况。据此可以推断明清时期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 1403年 | 1600年 | 1741年 | 1762年 | 1790年 |
人口 | 0.66亿 | 1.0亿以上 | 1.4亿 | 2.0亿以上 | 3亿 |
A.得益于高度发达的农耕经济
B.国家财政收入有明显提高
C.明清赋税制度变革促进增长
D.明清时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6、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协议举办国家展览,在莫斯科展出的美国主要展品是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在纽约的展出的苏联主要展品则是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据此可知( )
A.美国民生产品更具吸引力
B.苏联重工业取得显著成就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D.美苏冷战渗透到文化领域
7、元代许多儒生或在民间以私塾的方式教学,编撰一些后世儒家用以启蒙的教科书;或悬壶济世,将复杂的医学转化为可行的方剂之学;或将数学理论转变为可行的算学口诀,甚至发展出珠算类的简易计算工具。这些活动( )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B.消除了士庶之间的界线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儒学世俗化进程
8、如图为汉代画像石中的“斗牛”图。图中左侧一牛躬躯低首、奋蹄扬尾、蓄势待发,右侧一武士挥掌击牛。据此可知,在汉代( )
A.尚武精神受到推崇
B.绘画技术不断进步
C.劳动与娱乐相结合
D.牛耕技术得到普及
9、地理大发现后,罗马教廷不断发布诏令,授予西班牙等国对已发现的、不属于任何基督教国家的土地享有占职权。欧洲国际法学家基于自然资源的丰俭不定和土著缺乏开发能力的双重推断,认定殖民者“发现”后即有权索取、开发。对这些史实认识全面的是( )
A.罗马教廷的权威受到世俗力量挑战
B.二者都为西欧的殖民扩张提供依据
C.国际法学家肯定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D.国际治理体系受到多方力量的影响
10、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
A.民族交融的趋势进一步加强
B.内迁各族已经完成了封建化
C.西晋对内迁各族实行了仁政
D.内迁民族政治地位得到提升
11、1847年,英国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简·爱》广受赞誉,女主人公简·爱对其爱慕的贵族罗切斯特说:“你以为我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吗?你想错了!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简·爱的心声折射出( )
A.英国贵族政治日趋衰落
B.宗教观念影响世俗生活
C.启蒙精神已经深入人心
D.女权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12、李斯在《狱中上书》说:“先王之时,秦地不过千里,兵数十万,臣尽薄材,谨奉法令,阴行谋臣,使游说诸侯,阴修甲兵,饰政教,官斗士,尊功臣,盛其爵禄,故终以胁韩弱魏⋯⋯卒兼六国,虏其王,立秦为天子。”这表明秦的统一得益于( )
A.商鞅变法的彻底
B.政策和策略的合理性
C.李斯的雄才大略
D.专制集权制度的建立
13、如图所示历史事件( )
A.加快了造纸术的西传进程
B.传播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亚欧区域文化的发展
D.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14、19世纪末,黄遵宪等提出“文学革命”,强调文学“含融万汇,左右群情,载道明德,纪政察民”。要革新积习,“则除恃文学为群治之萌芽,诚未闻别有改良之方法”。这反映出( )
A.传统文学的功能逐渐减弱
B.文学成为宣传改良的手段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潮流
15、下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省际工业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能够解释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注:颜色深浅代表省级工业集中程度。
A.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
16、下表是1840—1927年中国部分地区近代工业统计表(单位:个/万元)。其中,乙是( )
【注:为中国44座主要城市所在地区数据】
地区 | 厂数 | 资本 |
甲 | 751 | 160304 |
乙 | 173 | 75324 |
丙 | 141 | 51659 |
丁 | 44 | 15391 |
A.京津冀地区
B.珠三角地区
C.长三角地区
D.东三省地区
17、魏源在《圣武记》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地方行政区制度时说:“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这种制度设计( )
A.折射出专制皇权得到强化
B.表明政府加强对边疆管理
C.说明官员选任制度的异变
D.迎合了国家大一统的需要
18、早期中华文明,有两个学习要点;一是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特点;二是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前一个点需要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来认识,即需要知道考古学家对我国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遗存所作的区系划分,以及主要区系各自的特点。后一个点是指夏、商、周三个王朝的统治特征。从石器时代到西周,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的作用非常突出,但如果没有传世文献的帮助,考古材料的价值也就无法充分发挥。下列项中,对此叙述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
A.由于文献资料缺乏,考古材料成为了解和认识早期中华文明特征的唯一路径
B.对于研究早期中华文明而言,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其史料价值相当
C.传世文献往往出于后人的追述和概括,史料价值不高
D.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相结合,是了解上古历史的基本途径
19、11世纪的英国已形成以王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王派出法官在全国巡回审判。这推动了( )
A.民法系的形成
B.罗马法的传播
C.成文法的完善
D.普通法的发展
20、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曾国藩不但在军中发放“四书”、《孝经》,还亲自拟定《爱民歌》《劝汽营官四条》《扎营之规》《行路之规》《开仗条规》等军队纪律条例。曾国藩此举( )
A.推动了军事训练近代化
B.革除了八旗制度的陋习
C.有利于强化部队凝聚力
D.意在彰显天朝威仪气度
21、下图油画《转战陕北》创作于国庆十周年。画面中毛泽东侧立于黄土高坡的山巅之上,气定神闲地眺望远方。该作品( )
A.赞颂革命领袖的战略决策智慧
B.以写实风格描绘人民解放战争
C.表达党领导人民持久抗战的信念
D.再现毛泽东指挥三大战役的场景
22、下表是西晋在品官“占田荫客令”中的相关数据(实际操作上“官员荫客以千记”)。这一实际操作情况导致( )
官员等级 | 占田限制 | 荫食客(官员的下人) | 荫佃客(给官员耕地的百姓) |
1品 | 5000亩 | 3个 | 50户 |
2品 | 4500亩 | 3个 | 50户 |
3品 | 4000亩 | 3个 | 10户 |
4品 | 3500亩 | 3个 | 7户 |
5品 | 3000亩 | 3个 | 6户 |
6品 | 2500亩 | 3个 | 3户 |
7品 | 2000亩 | 2个 | 2户 |
8品 | 1500亩 | 2个 | 1户 |
9品 | 1000亩 | 1个 | 1户 |
A.门阀士族崛起
B.土地兼并严重
C.中央集权削弱
D.庄园经济发达
23、截至2018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0个,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申报项目的范围有( )
①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
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
③传统手工技艺、医药和历法,体育、游艺等
④综合性的民间文化活动,如庙会、歌圩、传统节日庆典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春秋时期,鲁、齐、卫、越等国都以农村公社共同体为单位来处理全国的土地和农业人口问题,二十五家为一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而战国以后,以家户为对象的户籍制度开始成为国家对社区单位进行管理的主要办法之一。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生产力发展影响户籍管理
B.宗法关系逐渐遭到破坏
C.社区管理的模式开始出现
D.国家权力延伸到了农村
2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贯穿着整个世界近代史。它既包含资产阶级征服世界的过程,又包含资产阶级按自己意愿改造世界的过程。
(1)按照提示,完成内容。
(2)根据上表内容,结合所学,谈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影响。
26、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27、中国古代文化在制度、精神、物质等方面对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按照这种分类,将下列重要史实填入相应的空格中(填写字母)。
(A)朝鲜开科取士选拔人才;(B)唐代丝绸、纸张、瓷器等运往西方;(C)日本修建尊奉孔子的文庙;(D)利玛窦将“四书”翻译后寄往西方;(E)13世纪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F)鉴真和尚东渡后被尊为日本律宗始祖;(G)欧洲航海家借助指南针完成新航路开辟。
影响类别 | 重要史实 |
制度方面 |
|
精神方面 |
|
物质方面 |
|
28、观察下图,请将英文字母的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启蒙运动的中心 B.1812 年,拿破仑远征的国家
29、西欧封建有学生对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很感兴趣,因此对其产生展开研究,他作出表格如下:
传统与问题 | 制度设计和后果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疆域变得更为辽阔,占领地区社会动荡,原有统治秩序已经崩溃,本身处于氏族社会,部族长老山头林立,面临本地贵族势力的挑战,首领无法绝对掌控。 | 放弃照搬罗马中央集权体制,接受日耳曼氏族制分权现实,吸纳罗马贵族和部族上层,逐渐形成层层分封的封建等级制的王国。但国王实际权力有限,封建领主势大,王国分裂割据。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传统使用奴隶生产的方式已被证明效率低下,因此已经开始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给予一定自由,使用隶农生产,激发生产积极性。 | A |
法兰克人进入罗马境内,文化落后,被当地人民排斥乃至敌视,缺乏共同语言和文化认同,感觉遍地皆敌。 | 国王接受罗马文化信仰,皈依基督教,取得教会支持,为统治披上合法神圣外衣,将基督教会变成封建国家机器的一部分,使中世纪西欧逐渐成为基督教世界。 |
罗马帝国衰亡时期,曾经兴盛一时的城市大多衰败没落,商品经济破坏严重,治安状况恶劣,城市无法迅速重建,与农村相差无几。各地需要尽快恢复发展和秩序。 | B |
(1)请你在表格中填上恰当文字。
(2)综合以上因素,怎样看待中世纪西欧封建制度?
30、中国古代对外交往
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不仅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还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将下列“重要时期”与同时代的“重要史实”相对应(填写字母)。
31、“分散与整体”
按例整理下列学习提纲:
分散 性的 世界 | 1、古代东方 (1)古代两河流域王国更替 (2) ① |
先后跨入文明社会门槛
|
2、古代希腊罗马 (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2) ② | ||
走向整体性的世界 | 1、新航路开辟 | ③ |
2、 ④ (1)商品输出 (2)资本输出 |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 |
3、列强瓜分世界狂潮 | ⑤ | |
经济全球化的世界 | 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 经济全球化启动 |
2、 ⑥ | 打断经济全球化进程 | |
3、跨国公司建立 | 经济全球化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
32、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3、特点
(1)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___________政体,国王与议会并存,共同构成国家的政治体制。
(2)就国王而言,王权本身要受到___________和议会的限制。
(3)就议会而言,权力不仅得到了提升,而且占___________地位。
34、中国共产党曾提出“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当“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苏区人民的代表,将参加全中国的国会,并在苏区实行与全中国一样的民主制度。”中国共产党提出这一主张有利于
A.推动国民革命不断深入
B.创立苏维埃革命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夺取解放战争最后胜利
35、舍本逐末,贤哲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
——《齐民要术·序》
贾思勰的这段话,反映了他怎样的思想?
36、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5大核心素养之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请构建出一副有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空坐标。
37、丝绸之路也是交往之路,这种交往的动机可分为经济利益、开疆拓土、信仰驱动等。据此,将下列史事填入相应空格(填写字母)。
A.西汉设置河西四郡B.天竺高僧东来C.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D.南宋设置市舶司
E.宋夏边境设立榷场F.明末利玛窦来华G.清朝设置伊犁将军
动机 | 史事 |
(1)经济利益 |
|
(2)开疆拓土 |
|
(3)信仰驱动 |
|
38、概述20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及其主要影响。
39、“二十四朝之皇帝”
近代学者夏曾佑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史》中说:历代帝王,有的是“一朝之皇帝”,比如汉高祖。然而,又“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比如汉武帝。谈谈你对汉武帝“有为中国二十四朝之皇帝者”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